于季春,生于1970年,男,江苏徐州人。中国传统工艺大师、江苏丰县北京商会副会长和北京太行鲁艺木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1年,在北京发展木制作事业时接触到红木家具,对其的产生浓厚兴趣,开始学习中国传统古典家具相关知识,因其父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木匠师傅,自幼耳濡目染,在相关知识学习完备后,开始从事红木家具制作。 2004年,被选为江苏丰县北京商会副会长。2005年,太行木业正式进入木材批发行业。2007年,开始批量生产红木家具,因其红木家具价格实惠、品质优良,在市场上赢得了很好的口碑。2010年,将明式家具作为研究制作的主要对象,开始专业生产研发明式家具。2014年,被选为亚洲品牌协会古典家具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和中国民间文物木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近年来,在遵循传统制作工艺的同时,通过其不断的创新改良,使得太行生产的明式家具融入了中国武学的精华,显得越发精神而稳重,疏朗而空灵。深受明式家具爱好者的喜爱。 博古架2.jpg 万厉柜.jpg 弹椅1-1.jpg
夏洪林,中国江苏宜兴丁山人,1964年生,中国传统工艺大师、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高级古董鉴定师、中国高级陶艺师。 早年随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张培源学艺,曾得蒋蓉大师指点。痴迷于紫砂壶,在制壶即紫砂泥方面有扎实功底,通晓中国历代名壶工艺及真品特色,以传承与发扬光大中国传统紫砂工艺为己任。九十年代初开设“藏宝陶艺”馆,创建并注册了“洪林壶”品牌,“洪林壶”的特点是器型大气、典雅、色泽鲜艳,易养,为壶艺爱好者争相追捧和收藏。近年来声名鹊起,多款作品获得国家级专业评比大奖。并与当代诸多著名中国书画家合作,将“洪林壶”与书画艺术结合起来,使“洪林壶”具有更大的收藏价值。 汉君 (1).JPG 《汉君》 IMG_9317.JPG 《龙韵》 IMG_9298.JPG 《天地方圆》
神奇紫砂又名五色土,历代陶匠靠一撮土、一瓢水、一把火,将每一件紫砂作品,演绎得尽善尽美,淋漓尽致。紫砂所以神奇是从制作、烧成到把玩过程中变化无穷。可谓紫壶乾坤大,笔墨日月长。 杨皓然 文物、古玩、紫砂等资深藏家,擅长篆刻。因酷爱紫砂艺术,移居丁蜀镇研究实践,经很多大师指导制壶和陶刻。转益多师,摒弃门户之见。其紫砂壶作品娴雅、稳重、自然、质朴、收敛、内涵、简易、温和、敦厚、静穆、苍劲。 陶刻作品,线条简练、细腻潇洒、抒情雅致、古朴雄浑、刚柔并进、气象宏大、古韵凝重、格调清新。将篆刻刀法,刀过石崩,刀进石穿!结合陶刻技法。用铁笔刻出国画风格,写意画和工笔画完美表现在紫砂作品上。陶刻与泥绘相结合,创新的表现手法。别具一格,自成一派。 现对紫砂泥料全手工制壶、陶刻、壶型设计样样精通。经十几年历练,已成为玩泥高手。 道缘.jpg 全手工竺编提梁壶.jpg 兰竹挂盘.jpg
张全光,男,1973年生。1990年8月至2006年11月,师承于临夏砖雕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张永平(已故),长期从事临夏砖雕的设计创作;2006年12月至今,担任临夏神韵砖雕有限公司生产主管、业务经理,从事技艺传承和作品创作。期间:2010年12月,被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审为副高级砖雕艺术师;2011年2月,被甘肃省工信委、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授予“甘肃省工艺美术行业优秀技艺工作者”。 张全光擅设计、绘画。其作品精巧唯美,古朴典雅,构思巧妙,工艺精湛,出神入化,栩栩如生,雅俗共赏。 张全光主要作品有《松鹤朝阳》、《淡泊》、《吉祥如意》、《苍龙教子》等,与其他砖雕艺术师合作创作完成的砖雕艺术品有北京香妃寺、天津北辰天穆寺、新疆昌吉民街、江苏淮安慈云寺、兰州白塔山公园、榆中沿川湖龙王庙、临夏河沿头拱北砖雕群等,其作品《博古架》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在京津沪、青海、新疆、宁夏等地区有其设计创作、雕刻制作的作品近百处。 从艺25年来,张全光累计创作各种规格的砖雕作品1000多件(幅),1万多平方米。张全光多次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穆斯林职业技术学校、临夏县砖雕职业学校执,教授学员临夏砖雕设计雕刻,他为临夏砖雕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播、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2010年12月,被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审为副高级砖雕艺术师。 丹凤朝阳.jpg 二龙戏珠.jpg 富贵长青.jpg 河州牡丹2.jpg
赵英才,男,回族,甘肃临夏市人,1966年3月出生。 1984年7月至2006年11月,师承于临夏砖雕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马三虎(已故),长期从事临夏砖雕的设计创作; 2006年12月至今,担任临夏神韵砖雕有限公司传统工艺生产主管、业务经理,从事技艺传承和作品创作。期间: ①、2010年12月,被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审为副高级砖雕艺术师; ②、2011年2月,被甘肃省工信委、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授予“甘肃省工艺美术行业优秀技艺工作者”。 赵英才作品构思巧妙,工艺精湛,古色古香,高贵典雅,富丽堂皇、极具民族特色和艺术魅力,被誉为临夏砖雕界“棰王”。 从1984年起的30多年来,赵英才累计创作各种规格的砖雕作品2000多幅(件),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主要作品和合作完成的砖雕艺术品有北京香妃寺、宁夏同心砖雕长廊、临夏大拱北砖雕长廊、临夏河沿头拱北砖雕群、街子拱北砖雕群等,在北京、江苏、陕西、四川、广东、青海、新疆、宁夏等地区有其设计创作、雕刻制作的作品百余处。其作品多次在上海世博会、第二届国际“非遗节”、首届国际文化产业大会等国际、国内展会上展演展出。 赵英才注重授徒传艺,积极培养砖雕艺术人才,为临夏砖雕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2010年12月,被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审为副高级砖雕艺术师。 和睦相处.jpg 《和睦相处》 万世福禄.jpg 《万事福禄》
赵建旗,1983年开始随父学习紫砂技艺,1988年正式从事紫砂壶研究与制作,2003年任中国民间文物紫砂壶博物馆馆长。2005年任中国紫砂壶研究会会长,2008年任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常务理事,2010年任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2012年任中国博物馆协会民办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2012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2013年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副会长,2014年中华古玩文化研究院研究员,2014年中国民间文物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 八方竹段壶 (1).jpg 八方竹段壶 (2).jpg 《八方竹段壶》 青蛙莲藕 (1).jpg 《青蛙莲藕》
赵战伟,1974年生,中国传统工艺大师。 多年以来热衷中国古代金石文化,深感博大精深,遂潜心研究,并受到中国青铜器修复大家贾文忠先生的指点。对吉金文字,纹饰图案,战汉陶纹,石刻造像等颇有心得,作品被知名藏家,博物馆等机构收藏,完成多部拓片线装专辑,有《南岭济阳堂藏镜拓》上下册、《中国古代铜镜拓片精华》和《飞诺藏古兵拓精华》。 近年来,致力于青铜器和陶器的全形拓的研究,在传统和清末大家陈介祺和六舟,周希丁等先生们的传拓技法的基础上,凭借个人的金石素养和领悟能力,融汇了个人的创新技法,在无分割的整张纸上全形展示金石器物。更是受到大家的喜欢,受知名藏家,艺术机构和博物馆等的邀请,制作全形拓片。使这一古老的传拓技法为更多的人所熟知和喜爱。 拓片-青铜花鸟镜.JPG 全型拓-青铜鼎.jpg 全型拓-爵杯 (2).JPG
郑峰,中国传统工艺大师 ,2015年中国雷锋瓷专题设计制作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用瓷设计制作单位,龙泉市郑峰青瓷工坊为2014APEC会议用瓷指定生产单位 郑峰多年研究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他将很大一部分精力花在釉色的研发上,特别是对青釉配方的研究。他成立的龙泉郑峰青瓷工坊始终坚持着三个经营理念:一是坚持纯手工制作,不做批量化工业生产;二是坚持对传统的粉青釉、梅子青釉的探索;三是坚持在传承传统艺术精粹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2013年10月,郑峰受邀参与APEC会议国宴青瓷的设计与制作,主要负责美人醉、手工中式盖碗、智峰茶壶(张守智教授设计)的制作。APEC会议国宴青瓷都是按照“素胚薄,釉色厚,玉质感强,施5至6次釉”的标准来制作,每一件作品都是万里挑一的上上之品。 凤耳瓶.JPG 《凤耳瓶》 福禄瓶.JPG 《福禄瓶》 美人醉1.JPG 《美人醉》
江生元,1961年出生于景德镇。“觅源堂”工作室艺术创作总监。1985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校美术专业,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水点桃花)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传统工艺大师,景德镇瓷都画院副院长。 2015年5月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绘制外宾礼品。 江生元自幼酷爱书画,并潜行陶瓷艺术,追求融汇古今,艺随心逸;以瓷抒怀的艺术境界,在近三十年的陶瓷艺术创作中,发扬优秀传统,并赋予时代精神,装饰手法灵巧多变,形象生动,构图新颖,技巧娴熟,意境悠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对艺术的追求。 作品曾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奖项,同时得到陶艺界和收藏界的青睐和关注,艺术成就享誉海内外。
胡孔林(笔名:农夫)男,江西鄱阳人,1948年10月生,主要经历:军人、公务员,职业书画家,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传统工艺大师。擅长花鸟画、釉里红瓷上绘花。国内参赛多次获金奖。其中两次获国家“云工奖”金奖。多年研究制作以“釉里红”制瓷花的工艺。为1996年景德镇市政府第一批授予的12位“民间文化艺术家”其中之一。其研究的釉里红特殊之处是 ,画在泥胚上色彩会产生窑变:一是色变,烧前是灰白色的,烧后则有绿、红两色,红色像玛瑙,绿色像翡翠。二是形变流动,如技能到家,运用这种色变和形变,作品则出奇效。其能很成功地把握这种变化。成功率可在90%以上,画出的作品个性突显,广受社会认可。 1546941066119671.jpg 1546941066138299.jpg 1546941066756498.jpg 1546941066900913.jpg
雷秋莲 女 1971年生于浙江龙泉,工艺美术师,龙泉瓷中天青瓷坊艺术总监。 1988年参加龙泉查田陶瓷厂工作,初步了解陶瓷生产工艺。之后在青瓷作坊学习刻洗,粘接等基础技术,逐步进入刻画,设计的领域。 1999年被评为助理工艺美术大师,同年赴韩国参加中韩陶瓷交流会,学习韩国青瓷的装饰手法。 2004年与丈夫徐建新合力创办瓷中天青瓷坊后,坚持自主设计和烧制工作,从而全面掌握青瓷成型和烧制技术。 2013年参加法国卢浮宫青瓷展览。 2010年,作品《朱雀香薰》入选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 2012年,茶具作品《竹径》荣获第三届龙泉日用青瓷“瓯江杯”原创设计金奖。 2012年,茶具作品《蝉鸣》荣获浙江省第三届青瓷传承与创新设计银奖。 2013年,茶具作品《丰年有余》荣获浙江省第三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1546941273483160.jpg 《朱雀香薰》 1546941287270669.jpg 《禅鸣》 1546941307117149.jpg 《荷塘月色》
李双喜,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工艺行业理事会常务理事、国家级注册高级工艺美术师、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会员。1962年生于著名陶都,1980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工作,探索紫砂壶的制作方法。 1985年调进紫砂工艺研究所,从事紫砂壶的设计和创作,得到顾景舟、蒋蓉等多位工艺大师热情指点,在近三十年的实践和创新现作品已初具艺术特点,作品以高难度筋囊、花货见长。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多次获奖,于2015年一百二十八根椭圆形筋囊“英雄壶”获得了中国民间文物最高荣誉奖金奖、在同期“金龟龙壶”获得了银奖。 所创作的作品曾被《中国集邮中心》选评发行邮票纪念珍藏邮册,《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杂志》,《中国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美术家》、《紫砂风采》、《当代陶艺名家》等多家杂志刊登。 1546941384138863.jpg 《金龟壶》 1546941405610577.jpg 《双色南瓜壶》 1546941430394257.jpg 《英雄壶》
李仲良,男,中国传统工艺大师,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山市工艺美术大师,中山市家具有限公司厂长、专业创作师。 作为“大涌红木”成长的本土红木家具人才,李仲良自小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从技工开始做起,逐渐为自己打开了扎实基础,成为传统家具行业的新复合型人才。尔后得到多名国内艺术大师的悉心指导,同时参与各项培训,技法和管理得到提升与突破,在产品设计、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均有所建树,有《西游记》、《中国风》、《云龙》、《达摩》等作品。其中《西游记》被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珍品”,《云龙禅椅》作品荣获第七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家具专项赛三等奖。 他拥有“中国收藏家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的美誉,在参加CCTV中央电视台仿古家具超人大赛成绩卓著、受到广东卫视《技行天下》栏目组、中山电视台、中山日报、中山商报独家采访。 1546941712931422.jpg 1546941712338789.jpg 1546941712641431.jpg 1546941712772420.jpg 1546941712972561.jpg 1546941712750000.jpg 《西游记》 1546941713416504.jpg 《西游记》
李阳,又名李养利,1960年4月10日生,现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传统工艺大师、中国民协民族书画艺术创作交流中心创作委员会研究员,是非遗烙画艺术的传承人。 李阳烙画从木板、到宣纸、再到棉布,作品以鹰、虎见长,精工细烙,有工笔、有写意。2005年,作品《御风十万里》被全球华人联合会赠送给澳门特别行政区长官何厚铧。2006年9月,应邀参加“第九回世界易经大会暨周易文化书画展”,代表作《神州五福图》荣获金奖,后该作品被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收藏。2011年,烙画作品入选“中国名家书画院首届全国提名展”。 2013年8月,由中国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个人烙画集《终南虎痴》正式发行。
林琳,1970年出生于丁蜀镇蜀山南街,“福记”陶艺世家,为“福记”第五代传人。 自小耳濡目染,与紫砂陶艺结下不解之缘。1990年开始跟随母亲周志华(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学习制壶工艺,期间得到舅舅同志宣(高级工艺美术师)的悉心教导,制壶技法日渐成熟,后又经潘春芳教授、许成权大师的倾囊指点,其作品用独有的原矿砂料,集工艺造型、紫砂文化为体,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受到广大收藏者的关注和喜爱。 1546941841468831.jpg 《扁石瓢 》 1546941889134130.jpg 《玲珑对壶》 1546941916116138.jpg 《玉带葫芦》壶
石民,男,1969年生,甘肃省临夏县北塬人氏。60年代的北塬还很贫瘠,那里的父老为填饱一家人的肚子而终年操劳。迫于生活,年幼的石民放弃了学业,挑起了作为长子的担子,拜师学艺。携一把刻刀,走街穿巷,揽活持家。自此,“砖雕”伴随着他的脚步开满了大庭小院。他的名气也如芬芳的雕花渐行渐远。 三十年不舍不弃,他尽阅百家所长,深谙临夏传统雕刻艺术之精髓。临夏台子拱北、东乡黑泉沟清真寺、临夏红园广场……这些民族和地标建筑上的精美雕花,是他与砖雕结缘以来最为经典的作品,为临夏砖雕艺术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自2007年始,他的作品在甘肃及全国性艺术展览评比中均有收获。2015年,荣膺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他坦言,“生亦为砖,逝以为砖”!
孙琳,男,1963年生,中国传统工艺大师,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青岛玩宝协会名誉会长。2007年在职攻读工商管理并获得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2003年创办青岛鑫恒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至今。 自小受父亲影响酷爱明清家具,秉承祖上传承木工技业,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主要生产制造名贵红木家具及各种雕刻工艺品。2012年在第十四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大雕龙凤17件套大红酸枝沙发荣获金奖。2013年6月被邀请参加中国(安徽)首届国际明清红木精品展中被公认为最具收藏潜力的名优企业。2015年10月份“清式福庆有余书卷沙发”获得第二届中国传统工艺作品云工奖金奖。2015年又获得武汉园博会明清家具馆全国唯一入选参展企业,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和文化名人的莅临指导,并对工艺和质量表示了肯定和赞扬。 1546942292813774.jpg 《书房三件套》 1546942305681494.jpg 《摇椅》
宋胜利,男,中国传统工艺大师,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唐白瓷传统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洛阳市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会长,洛阳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洛阳市大唐官窑研究院院长,洛阳大唐官窑博物馆馆长。 从小因受其家族传承陶瓷烧制技艺与现代玻璃工艺加工而与瓷深深结缘,成年后专心于唐白瓷技艺研究和烧制恢复。2005年起,遍访国内名窑,虔诚拜师研习,结合唐白瓷技艺特点,汲取众瓷流派之长,经过数年潜心研究与探索实践,终于2009年创造性地烧制出形象逼真、花色自然、花叶薄如纸的唐白瓷花卉系列艺术作品,继承并发展了唐白瓷传统烧制技艺,填补了利用唐白瓷传统技艺烧制自然花卉的空白,开创了中国唐白瓷文化创意产业先河,开辟了中国大唐官窑文化复兴之路。2010年,宋胜利大师创立了“大唐官窑”文化品牌,全心致力于唐白瓷的工艺研究和产业发展。其艺术作品在国内外众多专业艺术类评比中屡获殊荣,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鉴赏、收藏馈赠价值,代表作品先后被伊朗、乌兹别克等国家博物馆永久性收藏。 1546942204946700.jpg 《百子图》 1546942218120734.jpg 《花开富贵》
汤景华 ,男,中国传统工艺大师,古陶瓷研究员,1970年生于江西省景德镇,1990年毕业于景德镇市高等专科技术学校陶瓷工艺系,1992年进入景德镇市华弘陶瓷企业有限公司从事陶瓷技艺工作,师从仿古制瓷大家向元华先生,2010年创办景德镇瑞窑陶瓷厂,主要从事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期间多次得到了中国古陶瓷鉴定大家刘新园先生的精心指导与认可,另外还得到了中国古陶瓷研究大家耿宝昌先生与伦敦苏富比和佳士得的古陶瓷专家朱汤生先生的重要点评,之后,通过自己的尽心努力,逐渐摸索出古陶瓷的鉴定法与制作手法(擅长明清官窑),使得作品倍受海内外收藏家所青睐! 仿成化青花斗彩草龙杯.jpg 《仿成化青花斗彩草龙杯》 仿成化青花斗彩团莲高足杯.jpg 《仿成化青花斗彩团莲高足杯》
王建伟,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人,中国传统工艺大师、省工艺美术大师、禹州宋元钧瓷标本博物馆馆长、禹州市神垕镇宋元钧瓷坊艺术总监。2006、2007年度获中国收藏家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称号。 1996年,创建了“建伟仿古钧窑”,后更名为“宋元钧瓷坊”,专攻元代钧瓷及宋代钧窑的研究开发,其作品穿透历史,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2008年创建了禹州宋元钧瓷标本博物馆,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唯一一家非国有钧瓷标本博物馆。该馆展品展示有王建伟近20年收藏的不同时期的钧瓷珍品及10万余件宋、金、元时期的钧瓷残片、古代烧制钧瓷的原材料,还陈列着王建伟创作的数百件现代钧瓷珍品。 元代钧瓷造型古朴大气,粗狂豪放,釉面肥厚,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王建伟在此项目领域里有独特的技艺表现,熟练掌握了元代钧瓷和釉料的特种材料应用,设计制作出了“元钧四宝”:三足炉、双系罐、折沿盘和莲花碗,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专家耿宝昌老先生、意大利古陶瓷收藏家迪诺先生、北京大学考古专家秦大树教授都给予肯定。 元钧-夹板炉.jpg 《元钧-夹板炉》 元钧-莲花碗.jpg 《元钧-莲花碗》
王玉奇,1969年生于中国钧瓷之都——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铜器世家,自幼随其父母在家乡制作青铜器,铸造仿古工艺品。二十几年来,先后师从著名鉴定专家、任中国文物协会文物修复委员会贾文忠秘书长和河南省文物局杨焕成局长口手相传,精心研究青铜器仿古铸造工艺。现任广州市“大吉祥”青铜器工艺品公司总经理。 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各代仿品,作品小至2寸,大到一米六,最重要产品达到半吨左右。制作工艺精湛,铸造水平高超,做锈效果,具有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2014年度中国传统工艺大师荣誉证书获得者,青铜器复制、制作、研究专家,青铜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青铜修复大师)
王金生,1979年生于红木世家,中国传统工艺大师。 从小看着长辈们制作家具长大,1991年正式随爷爷王泽林先生学艺,王老在古典家具制作行业的地位可以用一句话形容:“在遵化除了要看清东陵外,王老爷子做的圈椅也是必看的。”,在爷爷的指导下初有成绩,于1995年进入遵化龙源工艺雕刻厂进修,学习红木家具制作,养护,维修。1997年设计制作的云龙五座屏风机缘巧合被清东陵管委会于善浦主任发现,而后于主任申请将屏风收藏于清东陵至今。1999年,成立长白山木雕工艺创作室,这是第一次独立父辈创立的工作室。2005年在成都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木雕唐卡创始人童永全老先生处学习制作:藏传佛教木雕唐卡。同年开始使用金丝楠木代替红木进行家具的雕刻创作。2007年创办“王金生金丝楠工作室”至今。 金丝楠木雕龙画柜 (1).jpg 《金丝楠木雕龙画柜》 金丝楠木人生如意.jpg 《金丝楠木人生如意》 金丝楠木书格.jpg 《金丝楠木五屉柜》
吴景华,江西景德镇人,1967年出生,御品堂陶瓷文化艺术馆馆长,总设计。中国传统工艺大师,瓷都画院副院长。 家族一直从事陶瓷行业,师从祖父辈,从小耳濡目染,对古陶瓷研究近三十年,对元、明、清古瓷研究,很侧重胎、釉、料、型、画颇有研究,特别擅长中国古典山水人物.花鸟画的创作,融汇古今瓷器特点创造出属于自己风味的陶瓷制品。除了对现代瓷器的制作,还潜心对古代瓷器的研究,2013年考上北大的文物艺术品鉴定师,与古陶瓷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5年12月,作品《高山人家》被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收藏。
武元才,男,汉族,1961年生,甘肃省临夏县先锋乡人。现就职于甘肃明丰建筑集团青韵砖雕有限公司,任总设计师。 武元才自幼酷爱绘画,常醮泥浆作画于墙面、窗沿。初中毕业后,拜师当地砖雕名家石观音习刻砖雕,后随师承建庙宇寺观多年,技艺精进。2007年,作品《硕果累累》在甘肃省第二届百合花奖民间工艺美术展获奖,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北京举办的创新成就展上成功展出,作品被甘肃省人民政府陈列馆永久收藏。2008年,作品《葡园清趣》在临夏州首届砖雕技艺大赛斩获银奖。自此,在临夏砖雕界声名鹊起。后与同门师兄石民协力参建了临夏台子拱北、东乡县黑泉沟清真寺、临夏红园广场《大河之洲》等工程,成为临夏砖雕界标志性建筑。
薛晨芝,女,中国传统工艺大师,1968年生于宜兴陶瓷世家,1984年考入江苏省轻工学院陶瓷设计专业,1987年拜随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邱玉林从事陶瓷设计装饰与镌刻工作,1990年进入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曹婉芬工作室学习全手工制壶,期间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鲍志强、毛国强等大师们的亲自指导和点评。2005年师从吕俊杰大师学习吕氏绞泥技法,对紫砂陶瓷艺术有了新的领悟和提高。2007年创立了《薛晨芝陶瓷艺术馆》。 红枫壶.jpg 《红枫壶》 天马行空.jpg 《天马行空》 志在东方.jpg 《志在东方》
鲍正平,中国传统工艺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紫砂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1957年出生于陶艺世家,197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李碧芳学习制壶技艺,1978年进江苏省轻工业学院工艺专业学习,1981年毕业后,在紫砂厂研究所专司紫砂壶创作和技术管理。后又得舅妈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悉心指导,植根传统,锐意创新,集百家之长,丰富自我,在实践中形成“凝重古朴,端庄圆润”的个人壶艺风格,艺海拾贝,新品叠出。从艺四十余年中创作的精品佳作深受海内外众多收藏家的珍爱并收藏。现在紫砂厂研究所工作室从事创作。
曹欢,男,1961年生。中国传统工艺大师、(北京)三希堂藏书艺术总监、专业创作师、中国民进焦作开明书画院秘书长、河南焦作奔牛艺术馆艺术总监。 其书法篆刻作品,相继由北京奥组委、中国文字博物馆、美国、日本、新加坡、欧洲等中外各界人士收藏;先后为马云、梁凤仪、王西安、李连杰、朱绘晴、徐光春、卢展工等国内各界名人,镌刻印章数百枚。 2005年曹欢先生提出的《孙子兵法中国印》想法通过焦作市各阶层的人士三年多的努力于2008年完成了2008枚印章,先后见诸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工人日报、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等国家及省市媒体。 出版有个人专著:诗集《生命是块玻璃》,散文集《对号入座》,新闻集《人和事》。
陈国寿先生,1955年6月出生于中国家具之都广东东莞厚街。 从小酷爱木作,在家父教导下学习木工技艺,高中毕业后凭着极高的悟性与出色的手工艺,成为村企业队最出色的木匠。随着市场经济和商品贸易的发展,陈国寿先生进入厚街供销社,并从职工一步步走向经理,并主导了厚街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综合性购物商场的的成立。 90年代初,与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了金利源家具,在业内率先推行了加盟代理制度,并在他的领导下成为国内知名的家具企业。2008年,陈国寿先生正式成立鸿普轩家具公司,提出新古典中式家具理念,追求红木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并以“国寿”命名公司品牌。 至今已有50个春秋的从艺道路,是当代“中国传统工艺大师”的他,一直致力于传播红木文化,依然耕耘在生产一线,不断创作、设计红木家具,其作品屡获家具设计大奖,行业中颇具盛名,被授予“中国红木家具行业贡献终身成就奖”。
卓木王品牌创始人杜承三出生于浙江东阳,17岁入乡镇企业维风木雕厂,拜当地知名工艺大师门下学习东阳传统木雕工艺,22岁时,凭借精湛过人的雕刻技艺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破格被提拔为维风木雕厂最年轻的厂长。其间,多次南下北上,四处学习考察的机会,他不断揉合各流派之间木雕工艺的风格和特色,汲取民间艺术的养分,在题材、工艺、用料、品类等诸多方面积极探索创新。 杜承三的作品可概括为五个字“型、艺、材、韵、情”,造型奇、艺术美、材料佳、韵味足、情感深,在行业里颇受红木收藏爱好者的欢迎。杜承三先后成立了“卓木王红木品鉴中心”和“杜承三雕刻艺术研究中心”,旨在传承红木雕刻艺术,共同品味精品红木文化。 1546940472128768.jpg 《中国梦富春山居和谐圆台》
崔松伟,男,汉族,禹州市神后镇人,生于1967年,中共党员。中国陶协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1984年至1994年师承于刘国安、刘富安学习钧瓷配釉、烧成、造型等技艺,并在红石桥办瓷厂担任管理、技术工作。 1994年自主创办兴泉瓷厂。 2000年建锦丰源钧窑并担任厂长、技术总监职务。主要从事传统煤烧、柴烧、炉钧钧瓷的工艺技术研究与开发。在原钧瓷二厂煤烧钧瓷工艺的(玉石釉)基础上又不断精选材料、反复试验使原有的工艺水平又上了一新的台阶,创新和生产出了一批钧瓷爱好者和收藏界青睐的作品。作品多次被政府选为国礼赠送外国政要及友好人士。 2007年获得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2008年考入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于2010年毕业,获大专学历。 2008年被评为“重建汶川爱心大师”。 2011年8月获得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2011年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国家级培训项目《禹州市陶瓷高级研修班》并获得结业证书。 2012年12月被授予许昌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2013年12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中,本人当选艺委会常务理事。 2013年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中当选为理事,并被评选为中国陶瓷行业杰出企业家。 2014年04月19日被河南省陶瓷艺术研究中心诚聘为副理事长。 2011年6月29日,锦丰源钧窑柴烧钧瓷第一窑烧制成功!该柴窑容积为5.5立方米,内置大小器型钧瓷共99件,开出珍品5件,成品42件。作品以传统器型为主,釉质浑厚,窑变斑斓,呈现出少见的葡萄紫、鸡血红等诱人色彩,博得众人的一致喝彩。 2011年8月进行了“钧之美艺术馆开馆暨《润泽四方》钧瓷国礼展示仪式”的举办。作品《润泽四方》被作为国礼赠送给泰国总理英拉以示祝贺。 自2011年作品《润泽四方》被选送为国礼赠予泰国总理英拉·西那瓦,从此与泰国结下了不解之缘。2012年4月英拉·西那瓦到京访问,作品《盛世荷美》再次赠予泰国总理英拉·西那瓦。2012年5月17日应泰王国总理办公室的邀请,我携带钧瓷艺术作品飞赴泰国进 行了为期四天的文化交流,分别向泰中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韩文华、泰国国际贸易商会秘书长陈铁军赠送了代表作品《梅瓶》和《一尊》。泰国国际贸易商会会长、东盟加六国贸易促进会主席王创合特意安排丰盛晚宴为我一行接风,向其赠予的《福寿石》得到了王将军的高度赞扬。5月21日上午国驻泰国大使馆邀请,我如约拜访,大使馆张益明参赞伏霄汉秘书热情迎接,并将我赠送大使馆的《盛世荷美》摆放在贵宾厅显著位置,感谢我的来访和赠送作品。下午我在泰国河南商会会长高振峰、泰国王室郑先生陪同下,由总理府贵宾车接进了泰王国总理府,与总理办公室部长沃拉瓦特·阿平压库进行了文化交流,同时我向大家展示了我的新作品《威仪天下》,赢得了大家的高度赞誉,该钧瓷作品将作为中泰两国友谊的象征赠送英拉总理,沃拉瓦特·阿平亚库部长特别高兴,与我以及作品《威仪天下》合影留念并安排在第二天泰国重要报纸将图片头版登出。又当即安排工作人员将钧瓷作品《威仪天下》送往英拉总理办公室,并陪同我等一行参观总理府,还与泰国交通部长查洛鹏·路昂苏万一起设晚宴为即将回国的我等一行送行。席间,总理府工作人员特意送来了两盒包装精美的水果——榴莲,工作人员说,英拉总理刚回到办公室,看到钧瓷作品《威仪天下》后非常高兴,说“真漂亮,我办公室已经收藏三件钧瓷作品了,感谢中国的艺术大师。”,工作人员还说这两盒榴莲是总理特意安排让大师品尝的,以表谢意。自此,我与泰国结下更坚固的情谊,为中泰两国交流做出我个人力所能及的贡献。 2012年经过长时间多次实验炭烧小窑炉钧,终于烧制成功,为使更好的把这一项传统工艺发扬光大,在新的窑址建造六座炭烧小窑炉钧窑炉。2013年已熟练的掌握了小窑炉钧的烧制技术,并出炉了优秀作品,在各种大赛中获得了各项荣誉,得到了收藏界以及钧瓷爱好者的好评和青睐。 2013年2月6日,由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举办的“开门过大年”迎新春活动在泰国曼谷新落成的泰中国际文化中心隆重举行,钧瓷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五大名瓷”、中国重要的文化元素,锦丰源钧窑应邀参展,参展作品受到中泰各界高层人士高度称赞。此次锦丰源钧窑 和东盟加六国组织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钧瓷走向国际,为钧瓷文化的发扬与推广作出了自己的不懈努力。 近年来取得的荣誉有: 作品在“中国之星”设计大赛展评会上获得多项“优秀奖”。 作品在历届中国钧瓷文化节上获得多项“珍品奖”、“精品奖”,在2007年中原古陶瓷文化交流暨当代陶瓷名家作品展评中,作品被评为“珍宝铜奖”,收藏家最喜爱的陶瓷精品。 2007年至今一直采取高科技已成功研制出“无级调光节能灯”,开创了钧瓷“既能观赏、珍藏,又可方便使用”之先河,属国内外首创。2009年该灯具获得河南省旅游局旅游品“金奖”。 2008年,“河南之星”设计大奖赛中,作品被评为“银奖”,作品八卦炉荣获优秀奖。 2008年首届香港“紫荆花杯”国际陶瓷艺术博览会上,作品获得“铜奖”。 2009年中国陶协举办“闽龙杯”陶瓷原创设计展品会上作品分别获得“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六个。本厂作品先后被宜兴博物馆、香港英国珍宝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9年作品《小佛头》、《出戟尊》、《凤鸣尊》、《盘口瓶》、《虎头瓶》获得2009年河南省艺术陶瓷作品精品奖。 2010年6月在《陶瓷中国》2010第六期中发表论文《官钧窑“宋代说”研究综述》。 2011年7月在《中国陶瓷》中发表论文《当代中国钧瓷艺术未来趋向分析》。 2010年9月作品象头瓶荣获“首届中国历史名瓷烧制技艺大赛”优秀奖。 2010年11月作品玉壶春荣获2010“河南之星”优秀奖,作品财富尊荣获2010“河南之星”陶瓷艺术设计类铜奖。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作品:鹅颈瓶、六方瓶、双连瓶、双龙尊、虎头瓶、双龙活环瓶等被选送到河南馆展出。 2010年在中国钧瓷文化台湾行钧瓷作品展会上多项作品被评为珍品、精品。被选送到台湾展出。 2010年作品又选送参加中国钧瓷(香港)国际文化艺术展。其中作品《鼓钉洗》被选为纪念品赠送给香港各界友人。 2010年在“首届中国(国际)汝瓷文化节中国历史名瓷烧制技艺大赛”中,双鱼方瓶荣获“银奖”。 2010年作品《玉壶春》在中原之星陶瓷设计艺术与创新大赛中荣获银奖。 2010年作品《明月照前程》在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中荣获优秀奖。 2010年作品《出戟尊》在第九届中国陶瓷艺术设计与创新评比河南陶瓷艺术大赛中荣获金奖。 2011年《虎头瓶》、《润泽四方》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党报党刊事业发展成就展中展出。 2011年《虎头瓶》经中国陶瓷协会评选,首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中荣获“银奖”。 2011年8月两件作品虎头瓶经评选在首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中荣获银奖。 2011年8月22日作品《润泽四方》由出访泰国的外交部部长作为国礼赠送给了泰国总理英拉·西那瓦。 2011年12月被禹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为二零一一年度“文明诚信业户”。 2012年1月被中共禹州市委禹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禹州市第十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誉称号。 2012年4月,锦丰源钧窑崔松伟应邀前往泰国,由泰国总理办公室主任亲自接见,泰国总理英拉•西那瓦赞扬锦丰源钧窑作品《润泽四方》、《盛世荷美》、《威仪天下》“这件钧瓷作品实在是太美了,我现在已有3件钧瓷,感谢中国的工艺大师。” 2012年5月1日,作品《盛世荷美》荣获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评比“银奖”。 2012年5月28日作品《盛世荷美》被中华民族友好促进会选为高端礼品,赠送给沙特阿拉伯王室成员易卜拉欣先生及沙特经贸代表团。 2013年作品《手拉大鸡心碗》荣获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评比“金奖”。 2013年7月11日参加在厦门市外事宾馆悦华大酒店作品《平安吉祥尊》被中国文化促进会选为国礼赠送给应邀来华访问的泰国上议长尼空·瓦拉帕尼。总经理崔松伟并与东盟加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陈铁君举行钧瓷推广合作签约仪式。正式成为东盟加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战略合作伙伴。 2013年11月8日在中国·禹州第八届钧瓷文化节上,我厂柴烧钧瓷作品、小窑炭烧钧瓷作品共参展20件作品,其中获得8个金奖,6个银奖,4创意奖。 2013年11月精选钧瓷作品发往泰国,把钧瓷文化推向东盟加六国地区,使钧瓷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钧瓷文化的神、奇、妙、绝。为弘扬中国传统工艺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013年11月所在锦丰源钧窑被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选为“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 2014年05月锦丰源钧窑被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河南省“中国钧瓷”评定委员会评为《中国钧瓷名窑》。 2014年05月作品《富贵瓶》、《象鼻尊》、《双龙尊》、《大富贵瓶》在河南省首届陶瓷艺术品博览会中均获得金奖。 2014年06月作品《富贵画缸》、《双龙尊》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与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大地奖》分别获得银奖、铜奖。 2014年08月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中,连续当选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 2014年10月钧瓷作品《挂盘》在河南省第三届钧瓷窑变艺术创新大赛中获得两枚金奖、一枚银奖。 2015年03月羊年生肖作品《洋洋得意》在《2015禹州“喜羊羊”乙未羊年钧瓷主题作品展》活动中,被评为金奖。 2015年7月被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 2015年9月被宋元钧瓷标本博物馆、中国钧瓷收藏研究会聘为副会长。 虎头瓶 直径22厘米高30厘米.jpg 《虎头瓶》 双鱼方瓶 长19厘米宽15厘米高38厘米.jpg 《双鱼方瓶》 云工奖作品-盛世荷美.JPG 《盛世荷美》